阅读台湾早期出版的”传记文学”, 有一期登载了一篇令人十分感动和敬佩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标题, 就是”姑苏女杰---陆兰秀”.
我之所以说这篇文章, 令人十分感动和敬佩, 是因为我读了以后, 深深地感觉到陆兰秀女士, 她不仅是一位女中豪杰, 而且还是一位有深度、有骨气、有远见的知识份子!
她以一个女流之辈, 在毫无理性的文化大革命时期, 不畏阻难, 不惧强权, 勇于抗拒时代潮流, 敢多次直言上书, 顶撞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毛主席, 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她这种大智大勇、大仁大义的胸怀, 绝不是一般人可以办得到的, 实在须要相当的勇气!
陆兰秀女士应该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烈士之一, 她的事迹在那个历史时期, 应该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陆兰秀出生于20世纪初, 她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 但在文革爆发后, 她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一个鲜活代表。她的遭遇以及她为理想、为革命事业, 所付出的代价, 以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令人感动, 我想也会引发很多人对文革历史的深刻反思。
陆兰秀女士, 1918年出生于苏州陆氏家族, 自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
陆兰秀1937年考入武汉大学化学系,后由化学系转至经济学系, 并自学德语打算研读原著《资本论》。
当时她的这种行为, 引起中共地下党员的注意, 于是在对方的推荐下, 次年4月在武汉大学加入中共产,后任武汉大学的女生支部书记。
毕业后她拒绝了父亲为自己安排的安逸工作,而投地下革命工作。40年代曾两次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屈、表现出。
抗日战争结束后, 陆兰秀在参与妇联的工作期中, 认识邓颖超。后因在下关车站, 因接送反对内战的上海代表, 陆兰秀竟被国民政府特务打伤, 邓颖超付钱给她治疗。
不久她就和朱传钧结婚, 并进入国民政府国防部、工兵署工作, 暗中将情报, 透露给共产党的军队。
1949年解放后, 南京被共产党政权控制, 陆兰秀由刘伯承、邓小平署名介绍到北京工作, 并应邀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
之后她被分配到中央煤炭工业部, 任财务科长、理论教员。1958年又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科普图书馆, 出任副馆长。
她在这段时间, 因业务需要, 又自学了俄语。并阅读了大量马列原著,其中的独立、思辨、深刻,大大的影响了她的一生, 并超越了当时社会进步的范畴,这是陆兰秀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1966年, 她因丈夫朱传钧患肺结核和胃溃疡, 因此申请调回苏州, 担任苏州图书馆副馆长.
1946年6月,陆兰秀在“下关惨案”中被国民党特务毒打致伤, 还是周恩来、邓颖超为其安排的治疗。
1948年,她利用民防部工兵署的关系,和丈夫朱传钧一起为解放军二报工作,因工作卓有成效,1949年受邀赴京参观毛泽东举行的开国大典。
之后刘伯承、邓小平联合署名介绍她到北京工作,1965年,她随丈夫调任苏州,出任市图书馆副馆长。
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 这毫无理性的文化大革命, 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政治历史中一个极为动荡的时期。
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 这毫无理性的文化大革命, 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政治历史中一个极为动荡的时期。
期间, 由于毛泽东发起了对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斗争, 因此社会的各个层面都经历了深刻的冲击, 有很多无辜的人, 在政治斗争中遭受迫害。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工人、农民都成为了运动的受害者, 陆兰秀女士便是其中之一。
因为陆兰秀前在为党做地下工作时, 有过被捕经历,长期没有恢复籍。但这虽并不妨碍陆兰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深刻思考。陆兰秀参加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自由、民主、正义和真理。
因为陆兰秀前在为党做地下工作时, 有过被捕经历,长期没有恢复籍。但这虽并不妨碍陆兰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深刻思考。陆兰秀参加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自由、民主、正义和真理。
人民革命夺取政权后,她的追求依旧没变。她有卓然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与她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关
在全民衷于盲目的政治运动之时,陆兰秀已经看到了象背后的问题,她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发动这样一场后来被称为“浩劫”的政治运动。
她认为领导人用这样的政治运动来演练全觉、全人民,以防止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复辟的做法,根本就是错误的。她决定冒死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来。
1970年3月20日, 苏州司前街的监狱, 有一位戴着近视眼镜、年过半百的女士, 被推进牢房, 她就是陆兰秀, 管教人员给她一本"毛主席语录”, 严厉地训斥说, 你好好地读读吧!
她立刻拒绝, 并说: “我不认识这些字!”
管教人员骂她: “你这个反革命!”
不料这位女士的态度十分强硬, 她昂头挺胸高声喊道: “我没有犯任何罪! 就只是反对文化大革命! 这是真理, 那怕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也要坚持下去!”
1970年3月的一天,深,陆兰秀写下了“遗书”。遗书中,她表达了自己对这场运动的思考:
“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陷全人民于深火、苦难深重之中,扼杀了中国的共产主义前途。毛泽东犯此严重错误后,又拒不接受人民意见,拒不解放全人民,包括受其蒙蔽、充当其御用专政工具或变相专政工具的人员在内。凡我中人民,中华民族儿女子孙,都应世世代代牢记这一的沉痛教训,清算这场祸殃民的文化大革命,并且永载史册,以儆后人。”
这还不算,写完“遗书”之后,陆兰秀又写了《致毛主席的忠告信》,诚挚建议毛泽东尽快停止文革。信中说:
在全民衷于盲目的政治运动之时,陆兰秀已经看到了象背后的问题,她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发动这样一场后来被称为“浩劫”的政治运动。
她认为领导人用这样的政治运动来演练全觉、全人民,以防止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复辟的做法,根本就是错误的。她决定冒死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来。
1970年3月20日, 苏州司前街的监狱, 有一位戴着近视眼镜、年过半百的女士, 被推进牢房, 她就是陆兰秀, 管教人员给她一本"毛主席语录”, 严厉地训斥说, 你好好地读读吧!
她立刻拒绝, 并说: “我不认识这些字!”
管教人员骂她: “你这个反革命!”
不料这位女士的态度十分强硬, 她昂头挺胸高声喊道: “我没有犯任何罪! 就只是反对文化大革命! 这是真理, 那怕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也要坚持下去!”
1970年3月的一天,深,陆兰秀写下了“遗书”。遗书中,她表达了自己对这场运动的思考:
“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陷全人民于深火、苦难深重之中,扼杀了中国的共产主义前途。毛泽东犯此严重错误后,又拒不接受人民意见,拒不解放全人民,包括受其蒙蔽、充当其御用专政工具或变相专政工具的人员在内。凡我中人民,中华民族儿女子孙,都应世世代代牢记这一的沉痛教训,清算这场祸殃民的文化大革命,并且永载史册,以儆后人。”
这还不算,写完“遗书”之后,陆兰秀又写了《致毛主席的忠告信》,诚挚建议毛泽东尽快停止文革。信中说:
“你应完全了解文化大革命至此不应再发展下去了。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工作千万绪,任重而道远,拖延时间已没有任何现实意义。请即作出决定。”
陆兰秀对文革的否定批判,并非心血来潮或不知深浅,而是建立在她对中社会的社科学剖析和深入剖析基础之上。在《再论阶级和阶级斗争》一文中,她分析了当前阶级关系所发生的变化,认为:
“我们社会主义的实施, 已经历了二十年的今天,地主阶级早已失去了他们的土地;资产阶级经过社会主义的改造,失去了统治和不合理的分配所得,所以也失去了为剥削阶级的条件。更由于为防止他们的抗,已对他们进行了二十年的专政和教育。在目前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主义阶段,应采取一些新的办法,来消除过去努力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对立绪,适当理和他们的关系,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应该的。”
她还认为文革, 把几乎所有领导干部都打走资派,把几乎所有知识分子都视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造了阶级关系的严重混乱。
她说:“文化大革命造成和全世界无产者完全无关的是非标准,失去了共同语言。现在世界人民,完全不能理解我们的事业,就像我现在不理解毛主席、中央的意图一样。”
这些今天看来完全正确的文字,在当时背景下足以让人掉脑袋,这一点有着长期政治经验的陆兰秀是不会不知道的。
然而,她是一个独立而勇敢的思考者。在《多思》中,她大胆否定文革把领袖神化的做法,针对当时无论开会或写文章,都要先读毛主席语录(“最高指示”),即所谓“毛泽东思想挂帅”。
她认为:
“毛主席所讲的话都是过去经验的总结,而人们每天所接触的,是不同于过去任何时代的新问题。如果把毛主席的话,变束缚人们思想的绳索,把人们的脑一道一道捆绑起来,就会使人变得寸步难行。这种学习方法,其结果必然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词句,掩盖资产阶级、封建阶级思想的实质,贻害无穷。”
在《居中》里,她更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独立的思想立场:
“马克思主义不是天生神圣的东西,而是马克思经过科学分析总结出来的一种科学理论。这种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益补充、完善的。所以对某种理论和政策,包括马恩列斯和毛主席的某些理论和政策,提出不同看法,只要是科学的探讨,称不叛逆、革命之类。叛逆者,是古代帝王自以为神圣,对自己的臣民所强加的罪名。在科学探讨,从来没有什么叛逆的。”
即便是对今天的我们,陆兰秀的铮铮话语仍然掷地有声。但是,在世纪狂的文革时代,这些话语被明确认定是“现行革命”言论。
自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当全民皆热衷于盲目的从事政治运动时, 陆兰秀已经看到了这个运动背后的可怕性, 她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发动这样一场后来被称为“浩劫”的政治运动?
她认为领导人用这样的政治运动来演练全国、全人民, 以防止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复辟的做法, 根本就是错误的!
她决定冒死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说出来, 她认为现时倒处高音贝的喇叭, 不分昼夜地高喊:
“一切想着毛主席, 一切为着毛主席, 一切紧跟毛主席, 一切服从毛主席.”
这些口号令她十分担忧, 因为以此抒情尚无不可, 但现在似乎已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行动准则. 这就代表思想的愚昧, 人民无法获得自由的桎梏.
当文化大革命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时, 她敏锐地观察到如果要纠正毛泽东思想的错误, 首先应该要反对他在理论上的僵化, 反对某些人将他神化, 尤其要破除林彪及”四人帮”这一伙人所制造的现代迷信.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她选择了这样一个高危险的命题, 无疑是为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陆兰秀因言获祸。在狱中,这个弱小的女子遭受了难以言说的毒打和折磨,最后被子弹残忍地剥夺了生命。一颗独立思考的星辰在黑暗的文革中,无可奈何地陨落了,然而陆兰秀对中历史进程的独立思考却依然震撼感染着后人。
“千百年来,人们前赴后继,付出高昂代价争取自由。但是,由于有些争取自由的人掌握政权以后, 随着地位与权力的改变而引起思想的改变,人民的自由仍然没有来到。……相信,随着社会的进程,人民独立思考问题的自由一定会得到尊重!”
陆兰秀对文革的否定批判,并非心血来潮或不知深浅,而是建立在她对中社会的社科学剖析和深入剖析基础之上。在《再论阶级和阶级斗争》一文中,她分析了当前阶级关系所发生的变化,认为:
“我们社会主义的实施, 已经历了二十年的今天,地主阶级早已失去了他们的土地;资产阶级经过社会主义的改造,失去了统治和不合理的分配所得,所以也失去了为剥削阶级的条件。更由于为防止他们的抗,已对他们进行了二十年的专政和教育。在目前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主义阶段,应采取一些新的办法,来消除过去努力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对立绪,适当理和他们的关系,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应该的。”
她还认为文革, 把几乎所有领导干部都打走资派,把几乎所有知识分子都视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造了阶级关系的严重混乱。
她说:“文化大革命造成和全世界无产者完全无关的是非标准,失去了共同语言。现在世界人民,完全不能理解我们的事业,就像我现在不理解毛主席、中央的意图一样。”
这些今天看来完全正确的文字,在当时背景下足以让人掉脑袋,这一点有着长期政治经验的陆兰秀是不会不知道的。
然而,她是一个独立而勇敢的思考者。在《多思》中,她大胆否定文革把领袖神化的做法,针对当时无论开会或写文章,都要先读毛主席语录(“最高指示”),即所谓“毛泽东思想挂帅”。
她认为:
“毛主席所讲的话都是过去经验的总结,而人们每天所接触的,是不同于过去任何时代的新问题。如果把毛主席的话,变束缚人们思想的绳索,把人们的脑一道一道捆绑起来,就会使人变得寸步难行。这种学习方法,其结果必然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词句,掩盖资产阶级、封建阶级思想的实质,贻害无穷。”
在《居中》里,她更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独立的思想立场:
“马克思主义不是天生神圣的东西,而是马克思经过科学分析总结出来的一种科学理论。这种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益补充、完善的。所以对某种理论和政策,包括马恩列斯和毛主席的某些理论和政策,提出不同看法,只要是科学的探讨,称不叛逆、革命之类。叛逆者,是古代帝王自以为神圣,对自己的臣民所强加的罪名。在科学探讨,从来没有什么叛逆的。”
即便是对今天的我们,陆兰秀的铮铮话语仍然掷地有声。但是,在世纪狂的文革时代,这些话语被明确认定是“现行革命”言论。
自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当全民皆热衷于盲目的从事政治运动时, 陆兰秀已经看到了这个运动背后的可怕性, 她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发动这样一场后来被称为“浩劫”的政治运动?
她认为领导人用这样的政治运动来演练全国、全人民, 以防止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复辟的做法, 根本就是错误的!
她决定冒死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说出来, 她认为现时倒处高音贝的喇叭, 不分昼夜地高喊:
“一切想着毛主席, 一切为着毛主席, 一切紧跟毛主席, 一切服从毛主席.”
这些口号令她十分担忧, 因为以此抒情尚无不可, 但现在似乎已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行动准则. 这就代表思想的愚昧, 人民无法获得自由的桎梏.
当文化大革命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时, 她敏锐地观察到如果要纠正毛泽东思想的错误, 首先应该要反对他在理论上的僵化, 反对某些人将他神化, 尤其要破除林彪及”四人帮”这一伙人所制造的现代迷信.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她选择了这样一个高危险的命题, 无疑是为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陆兰秀因言获祸。在狱中,这个弱小的女子遭受了难以言说的毒打和折磨,最后被子弹残忍地剥夺了生命。一颗独立思考的星辰在黑暗的文革中,无可奈何地陨落了,然而陆兰秀对中历史进程的独立思考却依然震撼感染着后人。
“千百年来,人们前赴后继,付出高昂代价争取自由。但是,由于有些争取自由的人掌握政权以后, 随着地位与权力的改变而引起思想的改变,人民的自由仍然没有来到。……相信,随着社会的进程,人民独立思考问题的自由一定会得到尊重!”
说这话的时候,陆兰秀刚年过半百,那是一个“知天命”的年龄,所以她只能以如此弱小的身躯, 坦然面对刽子手的子弹!
所以在当年被打入现行反革命份子之前, 她最后的职位; 虽然只是苏州市图书馆副馆长, 但她却是一个四十年代就参加中共的老革命者, 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者。
那天,苏州古城街头挤满了行人,一辆刑车,两名头戴钢盔的壮汉抱着一名双手倒砍的小灰衣女子在街头行刑,她身后高高竖起一块斩首牌,上面用重重的红色×号打着“陆兰秀”两个字。为了不让她开口,她的下颌骨被打脱臼,塞满碎布,陆兰秀挣扎着,不肯低下不屈的头颅。
下午4时40分, 城南横山山麓, 响起了几下枪声, 陆兰秀应声倒下, 鲜血缓缓渗进了荒草黄土.
1970年 7月4 苏州市图书馆副馆长陆兰秀因对“文化大革命”惨遭杀害。这是林彪、江青革命集团实行法西斯专政一大冤案。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被中共调到苏州市委工作的丁群, 在翻阅案卷时发现了这宗错案. 丁群为此事奔走, 终于1978年5月, 陆兰秀的案件, 得到初步平反.
1982年4月2日,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发文: “关于追认陆兰秀同志为革命烈士的决定”.
于是中共苏州市委, 为陆兰秀举行追悼大会, 并在苏州市横山烈士陵园, 建立:
“陆兰秀烈士” 墓碑.
陆兰秀女士的事迹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悲剧。在文革中, 很多人如她一样,因言论、立场、背景等问题遭到批判, 甚至失去生命。无论她曾经是否完全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逻辑, 或是否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她的牺牲都突显了那个时代政治斗争的极端性, 以及对无辜人群的伤害。
在今天的社会中, 陆兰秀的故事, 常常被用来作为文革期间众多历史悲剧的象征之一。她的牺牲警醒着人们, 历史的极端时刻需要警惕, 避免对个人自由和人性尊严的践踏!
所以在当年被打入现行反革命份子之前, 她最后的职位; 虽然只是苏州市图书馆副馆长, 但她却是一个四十年代就参加中共的老革命者, 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者。
那天,苏州古城街头挤满了行人,一辆刑车,两名头戴钢盔的壮汉抱着一名双手倒砍的小灰衣女子在街头行刑,她身后高高竖起一块斩首牌,上面用重重的红色×号打着“陆兰秀”两个字。为了不让她开口,她的下颌骨被打脱臼,塞满碎布,陆兰秀挣扎着,不肯低下不屈的头颅。
下午4时40分, 城南横山山麓, 响起了几下枪声, 陆兰秀应声倒下, 鲜血缓缓渗进了荒草黄土.
1970年 7月4 苏州市图书馆副馆长陆兰秀因对“文化大革命”惨遭杀害。这是林彪、江青革命集团实行法西斯专政一大冤案。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被中共调到苏州市委工作的丁群, 在翻阅案卷时发现了这宗错案. 丁群为此事奔走, 终于1978年5月, 陆兰秀的案件, 得到初步平反.
1982年4月2日,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发文: “关于追认陆兰秀同志为革命烈士的决定”.
于是中共苏州市委, 为陆兰秀举行追悼大会, 并在苏州市横山烈士陵园, 建立:
“陆兰秀烈士” 墓碑.
陆兰秀女士的事迹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悲剧。在文革中, 很多人如她一样,因言论、立场、背景等问题遭到批判, 甚至失去生命。无论她曾经是否完全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逻辑, 或是否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她的牺牲都突显了那个时代政治斗争的极端性, 以及对无辜人群的伤害。
在今天的社会中, 陆兰秀的故事, 常常被用来作为文革期间众多历史悲剧的象征之一。她的牺牲警醒着人们, 历史的极端时刻需要警惕, 避免对个人自由和人性尊严的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