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4日星期二

俞大維將軍回报蒋介石知遇之恩

俞大维将军一生,不是中国国民党党员,但他却对蒋介石忠诚不二,为中华民国作出偉大的贡献!

(一)

俞大维将军,虽文武全才,位居显要,但他一生行事低调,从不展现特权,他只是清廉做官,忠诚任事。他爱国爱家,对国家所作的重大贡献,令两岸领导权贵,都对他敬重有加。

在德国留学期间,蒋介石就已识其才具,尔后他受知于蒋介石长达一生,但他终生未曾加入国民党。他在德国学成以后,曾在德国进行兵器与战略研究了一段时期,然后秉其所学,毅然回国,报效国家。

1999年,大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表彰为“两弹一星”,所做出巨大贡献的23位杰出科学家。

在颁奖大会上,领奖的首席科学家钱学森在台上说:“……今天我们能交出这样一张成绩单,要特别感恩和怀念三位先贤前辈,第一位就是俞大维先生。例如在场的受奖人任新民、屠守锷、姚相斌、孙家栋、黄纬禄、徐兰如、沈正功及谢光选,均系在俞大维的兵工厂及研究机构工作或资送出国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 当时在座的江泽民、朱基、李瑞环、胡锦涛、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均给予热烈的掌声。

(二)

俞大维是浙江绍兴人。说起来,俞家应该是绍兴名门望族,他的伯父俞明震娶曾国藩长子曾纪泽之女为妻,育有一子大纯,大纯也育有一子启威。

俞启威后改名为黄敬,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任天津市市长。俞启威还有一个身分是毛泽束爱人江青的前夫。

俞大维的父亲俞明颐,也是娶曾国藩另一子曾纪鸿之女曾广姗为妻,生大维,大纶、大绂、大网四子。

大维是1897年12月25日出生,1900年四岁时,随父母迁移到湖南长沙居住,并接受私塾的启蒙教育,后年岁渐长,则随塾师学习中国的经典及文史课程。 1911年,进入上海复旦中学。 1914年到1917年,他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圣约翰大学。 

1919年,他21岁时到美国,在哈佛大学攻读数理逻辑,拿到博士学位后又到德国大学攻读数学及德国哲学,同时他还非常幸运,有系统地聆听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925年,俞大维写了一篇论文刊载在德国最著名的数学杂志上(Mathematische Annalen),这本杂志是爱因斯坦创办,他是在该杂志发表文章的第一位中国人。几年后华罗庚亦在该杂志发表论文,成为第二位中国人。

在德国他取得第二个博士学位后,便留在德国进行兵器及战略研究,后并婉拒美、德等国的高薪聘用,毅然回国效力。

又俞大维在德留学期间,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德国女钢琴老师,但女方的父母,却不允许她嫁给这个身材矮小、貌不出众的中国青年。但姑娘这时已珠胎暗结,生下一个男孩,取名扬和,于是给大维带了一个难题,谁来抚养?他的表哥陈寅恪建议,带回国交给他妹妹抚养。陈寅恪的母亲,是俞大维的姑母。哥哥作主,妹妹做了扬和的母亲,俞大维也顺理成章地娶了表姐为妻。

后来扬和长大,结了二次婚,又离婚,最后却与蒋经国的掌上明珠蒋孝章双双堕入爱河,虽然蒋家极力反对,但他们已爱得死去活来,孝章不顾一切,非君不嫁,后经过蒋俞二家长辈协调,结果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1929年,国民政府北伐成功,着手军经建设,须采购德国军需设备,于是著手设立“驻德使馆商务调查部”,负责联络采购军事装备等事宜,大维既通德语,又谙军略,乃被委任该部主任之职,这是大维受知于蒋介石及担任政府公职之始。

大维在德国为国民政府购买德国军械事宜,十分认真,又十分清廉,并多次督导采购外国的军需物资,直至回国以后。

那时按照国际惯例,采购军需物资,收取工厂回扣是天经地义的事,至于暗箱操作,更是数不胜数。为了防止弊端,凡是大规模的订货,俞大维都亲自参与。 1930年他奉命采购欧洲有名的博福斯(B ofors)工厂生产的75型山炮,他亲自到工厂所在地瑞典去洽谈。当时国民政府每年都向该厂购买12门这种山炮,厂方也照例为他准备了12门,并告诉他将有一笔不菲的回扣(那时叫“佣金”)。当他知道这笔回扣正好购买3台同样规格的山炮以后,立即平静地说:“希望你们赶工,15门山炮一齐交货。”这句轻描淡写的话让工厂的上层人士大吃一惊。他们只知道俞大维谙熟军械,精通外语,举止儒雅,却不知国民政府中尚有如此廉洁之官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他们希望交下这个朋友,但又不敢贸然送礼,最后工厂向政府报告此事,并提出申请,由瑞典政府赠他一枚勋章。回国后俞大维对此事缄口不提, 直到四十多年后才为人知。

1933年,俞大维任中华民国兵工署署长,1946年初任交通部长,1949年赴台,1954年在台湾出任“国防部长”。 1993年7月8日因病于台北辞世,享年96岁。

俞大维最早显露身手是在1936年秋天的时候。那年丹麦军火商看准中国备战急需武器的机会,就来中国向兵工署推销他们的“统一式德麦生机关枪炮”。

军火商选在南京近郊的青龙山靶场,通过向空中飘摇的气球,射击来展示产品的精确度。不知什么原因,自信枪法很准的军火商连开几枪都射不中气球。正当军火商担心这次买卖不能做成的时候,兵工署署长俞大维把机关枪炮拿过来,大致打量了一下,又握在手里掂了掂,同时很自信地对士兵说:“把气球升起来!” 气球和上一次一样飘向空中,只见俞大维熟练地抬手一瞄,便扣动了扳机,随着几声清脆的“砰!砰!砰!”,所有的气球应声而破。这一幕看得丹麦商人瞠目结 舌。这时俞大维走过来很中肯的对军火商说:“是你的技术不行,但产品的性能的确不错!” 这笔生意最终得以成交,军火商对俞大维的枪法和中国军人的品质称赞不已。

(三)

俞大维既非黄埔出身,又非职业军人,甚至终生未参加国民党,只是以学者的身份担任“国防部长”这一既重要又敏感的职务,一干就是十年,并且口碑甚好,这不仅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即使后来也没有这样的事例。不少人对俞大维充满好奇,但由于他生活低调,不事张扬,不写日记,也不写回忆录,甚至不赞成人们为他写传记,因此外界对他的政治态度、处事原则、生活情趣、家庭生活知之甚少。

俞大维从兵工署长、交通部长,一直做到“国防部长”,在常人眼里,一定是与蒋介石过从甚密。但据他自己说,与蒋介石见面机会虽多,但谈话次数极少。第一次与蒋介石正式谈话是在汉口,蒋介石与俞大维谈兵工署撤退的有关事宜。

也许是蒋介石看到俞大维把兵工署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又绝无政治野心,因此对他十分放心,此后蒋介石对兵工署的工作不再过问,俞大维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和形势的需要,把兵工署逐渐建成一个生产、研制、开发新武器的基地,培养了不少人才。俞大维感到蒋介石确实厚待自己,在他身边没安排一个人掣肘,自己在国外所学的专长有了施展的舞台,这一切正是自己所追求的。基于这些,俞大维开始感念蒋介石的知遇之恩。

最令俞大维感动的一件事发生在抗战胜利之后。当时兵工署尚未回迁,俞大维正在重庆侍奉母病,联军要求蒋介石派俞大维到上海视查并接收日寇一座重要军械库,俞大维仿照李密,也写了一份“陈情表”给蒋介石,称自己“报国之日长,报母之日短”,请求蒋介石另派他人。蒋介石不但没有怪其“抗旨”,相反,派专机并配备了医护人员,将俞大维母子接往上海,使俞大维得以忠孝两全。

这件事使俞大维对于蒋介石的恩德没齿难忘,以至在蒋介石撤离大陆时,俞大维义无反顾地随行前往。临走时,周恩来曾通过俞大维在大陆的近亲极力挽留他,俞大维表示,对于蒋家王朝的前途他很清楚,但若不报蒋介石的知遇之恩,便是“不近人情之事”。

与蒋介石的另一次谈话是在徐蚌会战期间。当时俞大维任交通部长,奉命给徐州、蚌埠一带的国军空投粮食。投粮的当天下午,蒋介石来电话问粮食是否投到,俞大维只回答:“投到了。” 蒋又问了一些空投细节,最后反问:“你怎么肯定投到了?又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俞大维又只是一句:“是我亲自坐运输机去空投的。” 

俞大维之所以亲自空投,是他觉得军队在天寒地冻又严重缺粮的困境中实在太辛苦,如果敷衍了事,就太“不近人情”。俞大维的回答让蒋介石深感宽慰,也更了解俞大维的为人。这件事为俞大维以后接任“国防部长”奠定了基础。

(四)

1958年8月22日夜,国民政府国防部长俞大维飞抵金门。因为那时很多情报显示,对岸中共军方,早己在调兵遣将,准备发动战争。

关于中共究竟将先打马祖还是先打金门的问题,俞大维每每同参谋总部的意见相左,坚决把“宝”押在金门上面。参谋总部执意要派一师海军陆战队增援马祖,俞大维颇不以为然,对总统直言道:“三星期之内,中共必打金门!” 说得蒋介石满脸狐疑,也不知究竟该听哪一方意见才是。俞大维并不同高级将领们争执,他的做法是偏不去你们派兵增援的那个马祖,要了架专机直飞金门巡视。

俞部长一向作风深入体恤下情,那天抵达金门,用毕早膳,立即乘车至金门码头,换乘小艇,驶发大担、二担。司令官胡琏等均在码头送行,并和俞大维相约:“部长辛苦,今晚六时,我们在翠谷水上餐厅为您接风洗尘。”俞大维微笑承允。

俞大维先巡视了大、二担岛,再转航到小金门。午餐毕,由师长郝柏村少将陪同视察碉堡、战壕、坑道和炮兵阵地。然后回航大金门,上了岸,乘车前往古宁头阵地。天气晴朗,日头西斜,能见度极佳,海面一片宁静。自从国土分裂,昔日喧腾熙攘的金厦海域便不见了樯桅,只留鸥鸟们贴着海面低低地飞,发出忧怨的鸣叫。俞大维举着望远镜追逐翩翩远去的鸟影,厦门、鼓浪屿及对岩景物历历在目。

巡视完毕,折返翠谷,准备出席将在水上餐厅举行的晚宴。

大维在赴水上餐厅之前,先与胡琏在招待所附近一块平地上对坐晤谈。须臾,胡琏起身,准备先去水上餐厅安排一下,但俞大维叫住了他:“伯玉,你等等,我还有事。”

胡琏刚站定,便看到对面山坡有白色烟柱一阵一阵炸开,接着是沉闷震耳的爆炸声。俞大维诧异,问:“那是我们在处理废弹吗?”

胡琏答:“不是!”

俞大维于瞬间恍然醒悟,叫道:“伯玉,那是共军在打炮呀!”

刚好是5时30分。大陆首群数千发炮弹从不同发射阵地汇集北太武山,越顶而过,如疾风雹雨。炮弹一发紧跟着一发,猛烈爆炸破片乱飞,震耳欲聋,天崩地裂,翠谷眨眼间变成了恐怖之谷,死亡之谷。

当时水上餐厅,真接中弹,参加聚餐的有20多人,大部份都就地掩敝,没有受伤。但章杰、赵家骧、吉星文三位副司令,全部阵亡,此外还有一参谋长重伤。

俞大维本能地蜷缩身体趴在地上,片刻,紧紧抓住胡琏的手臂说:“这里不安全,你跟着我走!” 胡琏看到他已被弹片创伤多处,血流满面,反而扶着他走。破片痛快淋漓地啸叫着,四下狂奔夺路而走的人群不时有人尖叫倒下,到处都是死尸伤员和鲜血。混乱中,两人谁也顾不上谁了,丢下对方很快走散。

胡琏到底年轻腿快而且路熟,几个箭步窜进坑道,这才想起了俞大维,急迫询问左右:“你们看到部长没有?”回答“没有”。胡琏于无比惊愕中,要侍从们赶快出去寻找。

十分钟后,俞大维被两名宪兵架进了坑道。人们在微弱的烛光下,给他包扎伤口。惊魂未定,得知所有的通信线路已经中断,与各阵地已失去联系,特别是水上餐厅方向,伤亡惨重,他叹口气,强作笑脸,同胡琏和左右们打趣道:“我明知你们是在水上餐厅,那里假如是个火场,我可以设法救火,但是那里是个断弹窝,只能祈求你们能够自求多福了。”

一句毫无幽默感的幽默话,众人听了都咧嘴露牙,但那不是笑。

当晚,俞大维头系绷带,满身血污,在硝烟未散的夜色中,乘飞机返回台北。俞大维胆大命也大,X光片检查,除手臂负伤外,还有一颗米粒大小的弹片击中他的后脑部,但未穿透头骨,无大碍,不必手术。当然,那弹片如果是黄豆大小或玉米粒大小或蚕豆大小,大陆方面的战果统计一定更加辉煌。

胡琏仍然吉人天相,他是因为俞大维叫了一声“等一等”才没有到水上餐厅去的。俞大维后来回忆:“该谈的,其实都已谈过了,哪里还有事。”  那为什么还要叫住胡琏,连俞大维自己都百不得其解:“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胡琏命不该绝,阎王爷又一次放他一条生路。

(五)

搞政工的蒋经国强调精神作用。搞技术的俞大维则看重物质力量。

有一回,俞大维听到一位炮兵军官偶尔提到,美国有一种威力无比强大的“八吋(英寸)榴炮”,金门如能装备此物,立刻就能改变火力上敌强我弱的态势。他在小本上记下了这种武器,并在“八吋榴炮”四字下面,重重地划了一条横杠。

弹道专家俞大维博士曾半开玩笑说:我和毛泽东差不多,也是个唯物论者。

“八吋榴炮”即口径203毫米榴弹炮,四十年代美军先装备于大型军舰,后也装备陆军,主要用于要塞防御。 M2式203榴炮最大射程16850公尺,战斗全重16000公斤,弹重90.6公斤。由于该炮弹丸重量是155榴炮弹丸的2倍,故威力大体相当于两发155榴弹同时在同一点爆炸。

203榴炮的破坏力固然强大,但实战表明,其仍不可能绝对保证,一发炮弹就能摧毁对方永备工事。当然,它的爆破效果与射击精度间也仍然存在着正比关系。

大有大的难处,转移阵地困难、射速慢、发炮光烟浓烈,使得203榴炮在重重打击对手之时,也会把自身的弱点亮给了敌人。

在“八二三”炮战尚未爆发之前,其实俞大维已经开始对203榴炮楔而不舍的追求。

那时在台湾,他先后同美军顾问团团长史密斯少将、协防司令蒲莱德中将以及波格特将军商谈,均提及应在金门部署203榴炮,希望美方给予支持。

三位美国将军或点头,说:言之有理;或哈哈哈,说:俞部长阁下,你的胃口好大啦。然后,便石沉大海,没了下文。

俞大维毫不气馁,心说,哼,我还嫌你们三位级别不够,当不了家呢。

一赌气,他亲自跑到美国去,住了整整三个月,登门拜访的美国显要人物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德福、海军军令部长勃克上将,国防部战略计划处处长邓尼森少将,海军部长汤姆森,空军副参谋长怀特将军,空军参谋长丁宁上将,国务卿杜勒斯,国防部主管援外的助理副部长麦盖尔, 陆军部长布鲁克,陆军参谋长泰勒上将,太平洋总部地面部队司令克拉克将军。

俞大维同至少20位美国将领进行了商谈交涉,台中公馆机场兴建案、补充兵员案、海军汰换军舰案、陆军成立基地师案……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唯独203榴炮案,美方口径一致地表示:暂无必要,暂不考虑。把门封得死死。

美国人贼精得很,他军援台湾的原则始终是:我可以给你盾,但不能给你矛。你拿到了203榴炮说不定就会情不自禁地招是惹非,搞得中共不高兴,搅得台海不安宁,这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要知道,美国在这一地区最大的愿望就是长期维持海峡两边不战不和的局面。

(六)

“八二三”一声炮响,终于让俞大维三年奔波辛苦结出了果实。大维在金门负轻伤回台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报给台北驻联合国军事代表团团长何世礼上将,“速洽获取八吋炮!”

正在进食的何世礼丢下手中的刀叉,即趋访美海军军令部长勃克上将。何、勃两人二战时均在麦克阿瑟总部供职,同事多年,私交甚笃。何世礼先夸张地叙述台海情势的严重危殆,然后说:请你们立即向我们提供八吋炮。一向在此问题上推三阻四支吾搪塞的勃克上将已经没了回旋余地,索性痛快答复,“OK,先把琉球美军的3门第一批拨给你们好了。”

两小时后,俞大维兴冲冲遏见蒋总统,呈上见面礼:“总统,好消息,好消息,美国第一批八吋炮,近期就将交运我们!”

据说,俞大维当晚按时吃了安眠药却未能按时入睡。据说,他很少断然下结论讲绝对肯定的话,但现在他说了:下面的仗还有什么好打,我们已经赢定了。

203榴炮抵达时受到国家元首级别的待遇,因为,迎接它的是中华民国的总统。

9月12日,蒋介石提前两天来到澎湖马公,视察巨炮启运的先期作业。他下令,一周之内,停止所有中外记者到澎湖和金门采访,他要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把这批威势猛烈的秘密武器搬运到金门,给老对手毛泽东一个突如其来的教训。

9月14日,载炮美舰靠岸。码头上久旱盼首霖般翘首苦盼的人群热烈地鼓起掌来。

卸载,换船,总统兴致浓浓地观看了全过程,面容洋溢着喜色。俞大维以一个巨炮专家权威角色,在一旁不断地介绍着有关这种武器的历史和知识。

将巨炮顺利运抵金门,事关重大,俞大维建议,由蒋经国副秘书长筹划督导,全权负责。

一方面,金门加紧构筑坚固炮窝;另一方面,担负运输任务的三艘“合字号”登陆艇在澎湖沙滩反复演练抢滩动作。

正式启碇选在9月18日。运送过程极具??神经质,空中和海上,有台湾和美国的机群、舰队,一路掩护前进。其实大可不必,此时毛泽东刚刚宣布停止炮击一周,允许蒋军官兵尽情补给。金厦海峡炮声已停万籁俱寂。

启航前,总统亲自召见勖勉王道夷中尉等三位年轻的艇长:“我把运输八吋(英寸)炮的任务交给你们,这是你们最大的光荣,希望你们不避艰险,顺利完成任务。”

王道夷等受宠若惊,腰杆坚挺,立正报告:“只要我们人不死,艇不沉,一定完成任务!”

王道夷等在一片宁静中驶进料罗湾,下锚、抢滩、开舱门、下卸、关舱门、退滩、起锚、掉头,一气呵成,总共只用了2分28秒。陆上的接炮作业,也配合得快速敏捷天衣无缝。转眼间,料罗湾又恢复了空荡。

无险有惊的王道夷中尉在返航途中对讲机振铃,是一艘美国军舰副舰长打来的。那个家伙从来不敢随便靠近料罗湾,故对王道夷的勇敢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在那边大惊小怪地呼叫:嘿!中尉,你创造了奇迹!

(七)

9月26日,对台湾和金门是一个忐忑不安激动人心的日子,俞大维苦等三年才等到的、蒋总统亲临送行的、蒋经国陪伴护送的巨炮,将在金门、厦门的战区里发出寄托了多少心血和期盼的轰鸣。大陆围头炮兵阵地,被选定为巨炮的试金石。

八天时间,由台湾所精选的“金牌炮兵营”的炮手们,与巨炮耳鬓肠磨,每天研究它们、认识它们、操作它们,人炮之间,彼此已不陌生。但俞大维仍不放心,还是通过金门美军顾问组的炮兵顾问,从美国本土请来了6名炮兵军官,直接担当巨炮瞄准、操作、射击、校正的指挥。美国人非常明白他们这样干将在外交方面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他们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诫俞大维:美国人参战是比美国炮参战更为重要的机密,请阁下确保消息绝对不能外泄,否则,中共一定会跑到国际上去大喊大叫:“美军直接介入中国内战”,“中美事实上已经开战”。这将给美国的声望、信誉以及灵活处理此次危机的能力带来麻烦。

下午4时25分,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美国军人指挥操纵的美国巨炮,向着中国凶悍地发射了,台湾陆军航空兵一架小型飞机冒险升空,大胆地靠近大陆岸线,为巨炮指示校正。围头方向,落弹炸起了比平素更多的泥土石砾。炮工事里,超??强烈的震响纷纷将炮手的耳膜击伤,所有人的手表均被震坏,没有一块完好。

俞大维在台北焦急地催问战报。

战报来了:国军观测准确,射击准确。围头各个敌人炮位,每一中弹,工事散飞、人员血肉支离、火炮破碎。敌人所受打击,前所未有。巨炮的战果,远超过了预期。

战报称,一个多小时时间,203榴炮共彻底歼灭共军四十几处目标。

台北一扫开战以来的低沉阴晦气氛,度过了最为扬眉吐气的一个夜晚。

金门,也沉浸在鲜有的轻松欢乐之中。台湾总政战部整理上报的一份“简报”说:官兵的安全感明显增强,保卫金马反共前哨的信心更足了。

金门炮战从此就变成单打那不打,最后打的也的只是宣传弹而已。

(八)

蒋介石去世以后,每逢忌日或冥辰,俞大维必去慈湖陵园叩首谒陵,风雨无阻。晚年的俞大维行走不便,以轮椅代步,依然每年两次谒陵叩首,常常感动得在场的谒陵群众也随之跪下。

1977年,俞大维身体大不如前,于1月20日立下遗嘱,其中第一段是:

余追随故总统蒋公四十七年,曾任兵工署长、交通部长、国防部长。赖蒋公专纯信任,得达成艰巨任务,知遇之感,永志难忘。

最后一段是:

余去世以后,遗体火化。不举行任何吊祭或纪念仪式,亦不得收受亲友赙赠,骨灰由长子扬和驾机撒于金门海面,先飞过故总统蒋公之陵寝及故副总统陈公之墓园,以致余最后之敬礼。

俞蒋之情,不可谓不深矣。

俞蒋之情整整延续了一个甲子,但俞大维始终未加入国民党,也从未对任何人谈及个中缘由。俞大维退休后,曾有一位台湾要员去拜访他,要介绍他加入国民党,他平静地从容回答:“人都老了,何必再学吹號呢!”

 
 
 
 

2015年3月2日星期一

質疑柯文哲說謊



先說什么是台灣的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就是:

1947227日,台灣省煙酒專賣局專員与警察在台北市太平町查緝私煙時,打傷女煙販林江邁和擊斃一名路人陳文溪。在場的民眾十分憤怒,聚集在警察局与憲兵總部要求一個公道。 228日當天, 台北市民為緝煙事件舉行游行,卻遭到長官公署毫無理由的槍擊,死傷慘重。自此,開始引發一連串的群眾的示威抗議与排斥外省人的事件。

但從228日到310這段時間,整個的時間都是台灣省人在殺外省人,這個十天時間過來以后,外省的軍隊開過來了,為了震压暴亂,控制局面,又開始殺暴亂的台灣人。可是這個殺的過程裡面,軍人并不知道誰該殺誰不該殺,有一些台灣人,張三跟李四的不對,張三就鼓動軍隊去殺李四,所以嚴格的說起來,最后的殺來殺去的局面等于是台灣人殺台灣人,可是利用了外省人做工具,所以整個就是這樣一個局面。

這一事件一直鬧到現在還沒有停止,結果就是外省人在台灣被打壓,頭都抬不起來,覺得是罪人,就是好像就是當年的凶手,殺了好多台灣人。

知名字作家李敖2007年曾經痛批台灣政客炒作二二八事件、扭曲真相。

李敖說,馬英九認為這是外省人原罪,但“當年我12歲,人在北京,干我屁事?”李敖還說,外省人明明也被殺了非常多人,為何只字不提?

他質疑,二二八事件的受難家屬,過了60年還哭哭啼啼,根本是一种令人怀疑的人工悲情;他質疑這是一种令人怀疑的感情,“就算我的爹、我的媽被人殺掉了,我都怀疑在60年后,我還能有這么多的眼淚?請大家注意,這是一個人工制造的悲情!”

他指出,補償認定也非常寬松,一經認定為受難者,即可獲賠600万,如果真像某些人說的死了10几万人,難道沒有家屬來領錢?但是“二二八基金會”開始發放補償金以來,死亡連同失蹤一共只有858人,其中只有一個是外省人。

李敖還表示,根据陳儀秘密報告,說外省人死的一樣多,為什么都不提? “殺了外省人就不提,被外省人殺了就提,這不是偏執狂嗎?”

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代表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在二二八紀念儀式致詞,其間几度激動哽咽。

不過,作家黃智賢今(2)日在臉書上質疑柯文哲說謊,“撈228的油水,真的沒有良心”。

黃智賢指出,日据時代,有人抗日,有人做順民,有人積极努力成為皇民化家庭。人各有志,這是都是個人選擇,我都尊重。但我們對歷史,別無選擇,只能誠實。

她說,對于柯世元(柯文哲祖父)先生在日据時代,努力往上爬,成為皇民化家庭,我不愿有絲毫批評。對柯世元先生的孫子說謊,我們要質疑。

【「黃智賢世界」臉書全文】

我們對人家的先祖,應持尊敬。

對于柯世元先生在日据時代, 努力往上爬,成為皇民化家庭, 我不愿有絲毫批評。

日据時代, 有人抗日, 有人做順民, 有人積极努力成為皇民化家庭。

人各有志,這是都是個人選擇,我都尊重。

但我們對歷史,別無選擇,只能誠實。

對柯世元先生的孫子說謊,我們要質疑。

面對台灣權力僅次于馬英九的柯文哲, 媒体竟然毫不檢驗事實!!!

拍馬屁都來不及,這樣的媒体, 應該羞愧。

柯文哲說謊, 多少次了,靠著說謊撈228的油水,真的沒有良心。

關于柯文哲的祖父柯世元与228的關聯, 柯文哲的說法有不同版本, 但都意圖把他祖父戴上228受難者或罹難者的帽子:

柯文哲在不同時間与場合, 這樣說過:

1 我祖父在228失去了生命。因為228失去生命。

2 被國民党抓去關, 打成殘廢,回家臥病,三年后過世。

3 228之后,平白無故被國民党抓去關半個月,回家渾身是傷,躺在床上, 三年后,因為肺結核過世。

4 我祖父被國民党抓去打, 回家后一年就死了。

5 我祖父在1954年過世

6 國民党來了之后,于二二八事件中被拘禁3天、被毆打到殘廢,返家后臥病3年抑郁而終。

所以,我質疑如下:

1 柯世元到底是在1946年, 1949年, 還是1954年被傳訊的?柯文哲講的版本太多了, 那個版本是真的?

2 柯世元到底被抓去多久? 柯文哲講過三個版本,3天, 15天, 30天。哪個版本是真的?

3 是被傳訊回來之后, 多久以后肺結核過世。是1年后? 3年后, 還是7年后?

真正的事實, 我們假設, 用柯文哲的版本,綜合整理,結論是:

1 柯世元在1954年過世, 是228的七年之后。所以不是因228而死。

2 柯世元是因為肺結核而死。

3 柯世元沒有被判刑,沒有坐牢,而是被傳訊。

4 柯世元被傳訊,照柯文哲說法,可能是在228之后的四年后, 或七年后, 与228有何關系?

5 柯文哲另一個說法,柯世元是在1946年的228之后被傳訊, 但7年之后因結核病過世。

這樣, 柯世元先生, 到底是怎樣變成228罹難者的?

我們沒有情緒,也沒有批評,我們只想找一個事實。

柯文哲的祖父, 在228的七年之后,在家中因肺結核過世,到底是怎樣變成228罹難者的?


2015年2月1日星期日

柯P 的某些論點



新上任台北市民選市長柯文哲,人人都稱他柯P,他自已標榜他的政色彩,是不藍不綠。他上任以后,由于他的行事作風,以及一些自白言論,极受記者們的歡迎,所以現在他已成為台灣所有媒体界的寵儿,几乎每天都有他的新聞上報。

首先我要談一談,為什么人人會稱柯文哲為柯P?那是因為柯文哲曾任職台大醫院的外科醫師,還兼台大醫學院教授。我們都知道:以 p開頭又指"醫師"的最常用的英文是physician, 而且它多半是指“內科醫師”;surgeon也是“醫師”, 但是它多半是指“外科醫師”,而外科手術是surgery。有趣的是,“柯P”的p,不是physician,而是professor,此字中文是“教授”,原來台大醫院是台灣大學醫學院的教學單位,柯文哲既是醫師也是一位有許多學生的老師,而院內一般人也就習慣都稱他為柯P 

他上任后,首先因清點前朝所有的重大工程案件,就与几位企業界的大老板杆上了,他不僅對他們耀武揚威,并且還出言不遜地損他們!譬如柯文哲一開始,就金剛怒目痛批郭台銘: "我選舉又沒拿過你的錢,沒有欠你的""又不是鴻海公司附設台北市政府""國家不可被財團控制"等等。

柯文哲在接待英國交通部長克雷默時,表示自已會用不到外賓致贈的怀表,如果送人沒人要,可以拿去給收“破銅爛鐵”的。這席談話震惊四座,因為這种言論遠低于一般政治人物的水准,可能還不如地方黑道議長,約等于“經常吃石虎”的鄉代。

因為這席水准低過頭的談話,主要政治評論者多為之語塞,不過那几天,一般輿論也罵他,罵到柯市府火速出面致歉。許多人說這是"失言",也有柯文哲的粉絲說這是被記者陷害。如果是上述的問題,道歉修正即可,但我認為這次的狀況沒那么簡單。這捅出來的是個大包,是指出柯市府有明顯的不是"失言", 而是"失能"! 

日前柯文哲接受美國媒体“外交政策”期刊(Foreign Policy)專訪時指出,台灣、新加坡、香港、中國等全球四個華語地區,“接受殖民愈久的地方就愈進步。” 他還順著此論點闡述:“不好意思地講,就文化 而言,新加坡比香港好,香港比台灣好,台灣比中國好。” 

柯文哲還說,他去過越南和中國,越南雖看起來很窮,但民眾在路上看到紅燈,一定會停下來,綠燈才會走。中國雖國內生產毛額(GDP)比越南高,但要他比較兩國文化,越南文化還是較优越。

國民党發言人陳以信,則抨擊柯文哲的“殖民進步論”,不僅不是事實,更對曾經深受殖民傷害的台灣人,缺乏同理心。柯美化殖民的不當言論,早已不是白目失言,而是嚴重价值觀念偏差,令人憤怒与遺憾。 

緊跟著,台北市政府發言人林鶴明立刻說明:柯的說法并非獨創,而是歷史研究學說中,曾被多方討論過的“殖民現代性”。柯文哲意思是指,新加坡、香 港、台灣和中國在過去都有被殖民的經驗,回顧過去歷史,這些地區有留下不好的記憶,但也有正面評价影響。因為,殖民意味開放門戶,勢必受到多元文化沖擊, 當然會帶來文明与制度的各方面影響。 

林鶴明說,柯文哲強調除經濟發展外,一個國家的文明与制度也一樣重要。過去殖民者在殖民地留下來的制度与建設,客觀來說,也有不可否認的正面成效;不過殖民者留下來的歷史傷痕,也必須被正視。 

柯文哲在專訪中,除強調期盼台北市成為藍綠“非軍事區”,試著保持中立。他也分析,目前的台灣像一輛引擎強大的汽車,卻沒有方向盤。 

至于對台灣民主的看法,柯文哲說,民主的真義是還政于民,但台灣政治屬財團企業,而且由政党控制。

柯文哲還說,他曾住過美國一年,過去廿年他一直在想,為何美國是個好國家? “不管你喜不喜歡,(你必須承認)它的人民滿自由的。” 他指出,一個文明國家和有無核子武器、太空船、高速鐵路無關,而是能實現基本社會价值,讓公民活得像個 人,也就是民主、自由、法治、人權以及照顧弱勢族群。雖听起來很基本,卻是社會基本价值。

柯文哲今天下午出席《公民很忙》新書發表會受訪時表示,文藝复興運動后,近代文明興起,西班牙、葡萄牙的航路開啟了近代文明。不能否認的是,過去300400年,文明開創主要還是在西歐地區,受文明影響比較深。 

柯指出,看到紅燈要停、綠燈要行、走路靠右邊這些東西,有時都要花几十年推動。所以才說,接触近代文明越久,就更深化。他強調,自己要講的是“接触”,但最后被寫到變成“殖民”,“天啊!真是差太多了!”

柯文哲進一步說明,文明深化要很長時間,中國雖然短期內GDP大量生產、發展核子武器,但這种看紅燈要停、走路靠右邊等這些很難形容的文明,還是要長時間形成。

媒体詢問是否會向外媒要求澄清?柯說不用啦,雖然以后要先确定對方請來的翻譯是否夠精确,但自己也要反省,像這次專訪排了30分鍾,其實很匆促,下次應該要更精确回答問題。 

有人認為,問題不在翻譯的錯誤,而是為什么翻譯錯了? 

但有很多人卻認為,柯P的确是這么說的, 因為柯P平日的言行,早就在大家心理制造了這么個印象, 如果是郝伯村這么說, 大家一定會覺得翻譯有問題。柯P曾撕過中華民國的護照, 事后很久, 又說撕的是假的, 隔了那么久才說撕的, 是假的還是是真的已經不重要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家都知道柯P在耍嘴皮子,柯P是不是在耍嘴皮子也不重要, 台獨思想已經成了气候才重要,老共是依此來決定何時該對台灣動手, 動手的方法很簡單, 對台進口提高關稅就可以整垮台灣。

民進党發言人鄭運鵬表示,柯文哲說這些話,是偏向經濟面理解居多,但學界跟柯看法應會很不同,相信柯再過一段時間,對制度面、政治面更了解后會改變說法。

民進党中國事務部主任趙天麟說,柯文哲的“殖民說”失之武斷,要下此結論,須要有很縝密推論,希望柯能說清楚。 

民進党台北市議員何志偉表示,文化和文明不同,一個國家被殖民可能是很深層的痛,柯在外交措辭上要再注意,某些個人想法講出來可能引發爭議。 

國民党立委林郁方相當不以為然說,日本很進步,就沒被殖民過;新加坡成功是大量引進西方制度;台灣被日本殖民時,天然資源遭掠奪,許多人民被無辜殺害,柯文哲還歌頌被殖民歷史,相當無恥,比稱英國贈送手表是“破銅爛鐵”,更喪失國格。 

吳育升則批柯文哲是“瘋狂的幻想家”,如按他的邏輯,每個落后國家都要被殖民嗎?國民党籍市議員秦慧珠則批,被殖民時原有文化一定被摧毀,過程中人民沒有尊嚴与人權。她建議柯謹言慎行,以免讓台北市在國際引起很多爭議。 

此外,柯文哲提及,兩岸与其"一國兩制",不如討論"兩國一制"。林郁方批評,柯只是不愿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大玩文字游戲而已",這樣"吃老共豆腐",對兩岸沒有太大幫助。 

吳育升說,柯拋出的"兩國一制",假設是要大陸、台灣都施行民主制度,"憑什么大陸听你的?" 若兩邊都走共產主義,那台灣也不要,最后就是走台獨路線,跟前總統陳水扁"一邊一國"一樣。他認為柯的口水戰不僅沒意義,還會加速兩岸的對立。 

鄭運鵬則說,柯文哲講的"兩國",應是指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而"一制"則應是指民主,与民進党的主張差別不大。

P說被殖民越久越進步 ? 請你睜眼看看,菲律賓被西班牙后被美國統治共近百年,菲律賓現在是什么樣的國家 ? 印尼被荷蘭統治超過百年,有任何進步 ? 印度被英國統治超過兩百年,有何令人稱羡之處 ? 非洲數十國分別被英法德葡等國統治數十年至百于年不等,有任何進步 ? 這么多反向例證柯P卻不敢提 ?

P原本只是想羞辱中國大陸,卻沒想到反而羞辱了自己族群,暗示台灣福佬人,盡管人數居优勢,卻沒有能力管理治理自己,必須靠外來政權高壓統治才有效。 

無關乎統獨,台灣福佬文化一向缺乏道德原則更缺乏遠見,常常為了短期眼前雞毛蒜皮利益,不惜毀掉長遠利益,例如爆不停的食品安全丑聞,例如台中市醫師不惜 自甘墮落違反醫德公布選舉對手之病歷,例如畸形的暗室協商分贓政治,例如議會選舉公然亮票無罪,例如"選舉承諾未必要兌現"等种种荒繆不入流的行為風格, 几乎所有外國良法美意或制度,到台灣都變形劣化徒具虛名。

P只是為了羞辱中國大陸,不惜影射說被殖民是件好事,這种不惜作賤自己的文化基因,這就是為什 么福佬人登台已400年,人多勢眾,卻一直只能給人統治或領導。對自己同胞凶狠,沒事就找碴霸凌一下,好像不斗爭不搞亂就會死的鳥樣子,可是一碰到外人洋 人或日本人,馬上變身,服服貼貼像個龜孫子。連日本人都感到福佬人的劣根性奴性真是不可思議。之前有人批評柯P等一干人是皇民心態,到底是冤枉還是真的?就有人認為,一點都不冤枉?

附記柯文哲"語錄":

1. 台灣的媒体不是自由業而是制造業,台灣沒有記者只有作者。我講一句話,第二天看到十家報紙就有十种版本。

2. ECMO (葉克膜) 這個東西現在全地球上要找五個最懂的人,我就是其中一個,但是你想當第六個嗎?不需要嘛!太深奧了,學這個做什么呢!

3. 你現在學的臨床治療方法,兩年就舊了,五年就丟垃圾桶了,所以我在美國念書時都在做什么呢?都在練英文以及釣魚。最笨的人才會去背那些chemotherapy protocol,真是haudai(耗呆,台語「笨蛋」之意),那些看得懂就好了,背那個做什么!

4. 你們不要看我柯文哲上課像唐老鴨,你們應該有听過我在 ICU 是像俾斯麥。但是偉大的不是俾斯麥,偉大的是普魯士陸軍。如果俾斯麥生在當時的中國,指揮北洋艦隊,他就變成李鴻章,只能去簽馬關條約。

5. 美國的學費非常貴,所以學生對老師上課的要求很嚴格,如果老師上課在抬杠,他們會寫信去申訴要求換掉老師,因為這种老師是在浪費他們的錢,像我現在這樣早就被赶下去了。

6. 鬼月不能開刀,這我最近也想出了其中的道理。七月份,是什么時候?就是新的R1 (住院醫師) 和新的intern (實 習 醫師)上來的時候,現在你們知道這都是有道理的了。

7. 以前在學校時都教一些很少見的疾病,連感冒要怎么看都沒教,每次教授講到說:「今天的 case很少見,30 年才出現,大家一定要認真听!」每次講完我就從后門溜出去了, 30 年才遇到一個病人,那么遇到時 refer 給同學去看就好了。

8. 這几年我的智慧慢慢達到一個顛峰,很多事情動腦想一想就可以想出道理。我們要多思考,然后要多念書,但也不要念太多,像 Harrison 念兩遍就可以了。很多事情國外大學生認為是common sense,台灣學生卻答不出來,素質就有差。

9. 如果我做的所有事情都讓法律追究的話,下半輩子都要在牢里度過!  

10. 動物王國要選出大王。動物們覺得,奔跑、游泳和飛行,是動物最重要的三個技能,(就好像台大醫院要升等,要比教學、研究、服務,總分高的就可升等。) 于是就辦了個比賽,依照奔跑、游泳和飛行三項的總分,最高的當動物王國的國王。比賽前呼聲最高的是獅子、鯨魚和老鷹。但結果你們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大王嗎? 是鴨子。鴨子每項四十分,總分一百二,獅子、鯨魚和老鷹,都是單項一百,兩項零分。 所以啊,台大有很多的鴨子教授啊!









2015年1月26日星期一

施寄青 (一个争取女权运动的知名作家)

近代为了争取男女平等,  女权运动兴起!

在台湾早期,  参与女权运动的知名人物很多,  她们不辞辛劳,  不畏男性的强权压制,  尽力为女性争取男女平等!前副总统吕秀莲就是其中之一!其次还有知名的名作家施寄青等.......

所以施寄青是台湾知名女权运动者及作家,  但多年以前,  她不幸因心脏病过世,  享年68岁。


年轻一代的,  可能对她印象陌生!但其实,  现在的台湾社会,  我们所拥有两性的自由平等权利,  就是靠这些勇于争取自己权益的斗士们,  一点一滴的努力,  累积而成。施寄青就是这样的一位斗士!

根据很多统计报告,  现在有一部份适婚年龄的男女,  不知道是因看破红尘、或对婚姻这条路,   感觉所负的责任太重、或其他原因,  他们宁愿选择同居、晚婚、或什至不结婚!

施寄青认为我们现在的人生旅途,  结婚,  或不结婚?对我们来说,  可能已经不再是像旧时代那样, 适婚年岁龄一到,  就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但如果通过时光坠道,跟随着那些曾经有过不幸婚姻经验的前辈,才发现在他们那个年代;这不仅仅是一个要或者不要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很关乎未来人生选择的问题,更可能是改变他人生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施寄青就是因为婚姻这件事,而改变了她的一生!

施寄青,陕西省华县人,1946年出生。 1949年随父母逃难离开大陆,  来到台湾。后来她父亲又返回太陆,母迫于生计,于是改嫁,  以致她的童年是在外国人办的“希望会”孤儿院渡过。

她从小就酷爱读书,每当放学,别的孩子们都已回家,她却常常喜欢到沿途的书店,因为没钱买书,   就只好去书店,  翻阅一些她所感兴趣的书刊,一直读到书店打烊,方才离开。

到她中学时,她就已能写言情小说,之后进入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就读。

她的性格豁达开朗,文学造诣很不错。大学毕业后,曾与台湾的一位外交官结婚,婚后数年,随夫婿旅居国外。后来因为外交官的先生有了外遇而离婚。然后,她就带着两个儿子返回台湾。

这时她经过一段痛苦的反思,对失败的婚姻,痛定思痛,不抱怨,也不屈服,决定坚强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同时她还找到了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那就是担任台北市建国中学的国文教师。

在教学中,她善于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因此提高了学生的升学率,备受学校师生、学生家长的喜爱和尊重。

同时她在教学之余,刻苦学习英语,从事翻译。随后已经翻译出版的书有《印度之旅》、《南与北》、《反败为胜》、《紫色姐妹花》等六十多本书,被人誉为“翻译界第一把快枪手”。她的著作《走过婚姻》一书,上市不到一月,便再版六次,轰动全台。

又她也在热心社会活动,并且加入“妇女新知基金会”,任该会董事。她尤其关心离婚、丧偶以及在生活中受挫的妇女,她还积极创办了台湾的“晚晴妇女协会”,扶助及辅导遭遇婚变的妇女,推动女权运动,成为一位有影响社会的女权运动家。

她经常利用大专院校讲坛及电视台讲演的机会,唤起受挫妇女,重新站立起来。同时她无论是在写书或演讲时,她的语词犀利无比,而且她更鼓励女性,勇敢告别不幸福的婚姻,该离就离,因此她甚至还被封为”离婚教主”!

她曾经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挫折是不会打倒人的,只有自己打倒自己。” 她的这种掷地有声的语言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她反对选美活动,认为“身体的美丽是暂时的,最不可信赖的,唯有厚植内涵的实力,才能在社会上生存”。她希望女性不要企盼以身体的美丽,  去作进身阶梯,而要以充实自己的才华和内涵去奋斗!

施寄青最著名的名言就是:

”有婚姻就会有外遇,外遇和婚姻是并存的,相始相终。只是,在面对外遇时,我们必须要知有所取舍。”

面对婚变,施寄青说: “感谢小三『资源回收』“,而造就了她的成就。

她也以“杂交是天性、一夫一妻是神话“ ,为情变下了注脚。

施寄青描述自己时说,“我的灵魂是宙斯,身体是维纳斯。我雌雄同体。“

对于婚姻,她说,"一个不幸的家庭, 会制造另一个不幸的家庭,这是可以验证的因果率。"

施寄青也认为,"女性与其把婚姻和情爱摆在人生第一位,耗费一生精力而徒劳无功,不如好好珍惜自己,造就自己."

但她也曾说过,“女人如无法经济独立、情感独立、意识形态独立,那就什么也甭谈。“

她既是心疼女人,也不断强调女人可以靠自己活出自我,拥有的精彩人生。

有人说,她是一个“会让全台湾男性都阳萎的女人“,

她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方式,固然引起正反两面的评论,却也反映出女人们压抑在心中、自己也无法理解的渴望,她的语言与性格就像是女人寻求解放的具体实现,传送着两性之间一种:

“上床“与“下床“皆是自由的性别平等!

附錄一段施寄青与马英九的小故事:(当时马英九是台北市市长)

那天回家后看到电话答录机有人留言,一听竟是马市长,他为延迟我的退休案子道歉并祝我退休生活愉快,我高兴的跳起来。

我跟马第一次接触是在为慰安妇义卖时,那次义卖十分成功,李敖也很有面子,义卖后,由商周老板出面请我们这些幕后功臣吃饭,马那时无官职,才从法务部长退下,担任行政院政务委员的闲差。

席间,他正好坐我旁边,我就跟他开玩笑说有他这位帅哥坐旁边,秀色可餐,我会多吃两碗,我知道他是一本正经之人,绝不喜欢人家开这种玩笑。

不久又因司法改革委员会募款,请他来,我也是来宾之一,我们俩人又同桌,他又坐我旁边,席间他一直为在座的女士们服务,十分亲切周到,反而坐我对面的苏贞昌,我还曾到屏东为他站过台,他面对我这种女强人,一时不知如何反应,除了点头致意外,就再也没交集。

许多男人看到我,特别是男性政治人物、学者、专家,他们唯恐说错话,遭我当面修理,常是保持客套,绝不多言。

马却不把我当异类,只当是一般女性打交道,我向他提到当年他做法务部长时,我由叶菊兰陪同去见他,要求政府修民法亲属编一事,他还记得。

除此之外,我们两人并无任何私交。

我退休后,有次在建中附近的面店吃面,与我在孤儿院时的学妹不期而遇,她也任教职,她很不客气的对我说:「听說妳是用特权退成的。」

我当场怔住说:「我怎会用特权退休?马英九是不沾锅型的人,何况我对他没什么利用价值,我在政治上保持中立,从不表态支持谁,除非他们是为妇女权益出过力的。马市长犯不着为我违法失职吧!我原任教的国中搞丢我的资历,难道是我的错吗?」

我说出这段故事是说明马英九并未特别关照我,对我的退休网开一面,他只是负起行政单位失职的责任而非要我来承担。

2015年1月8日星期四

大內高手難敵老蕃顛



宋楚瑜在台灣政壇, 常被媒體視為“大內高手”, 而李登輝則被陳水扁嘲諷為“老蕃顛”; “大內高手”与“老蕃額”曾經情同父子, 但後來由於無情的政治鬥爭, 兩人不但形陌路, 而且有時彼此還視若仇讎!

宋楚瑜, 現任中華民國親民黨黨主席, 他曾經是國民黨的忠實黨員, 1999, 宋楚瑜因故與國民黨決裂, 於是他就和張昭雄搭檔, 以獨立參選人身份, 參加2000年的總統競選, 但以466萬張的高票落選. 隨後, 宋、張即以其“新台灣人服務團隊” 的競選班子為班底, 成立了親民黨, 被選為黨主席.

宋楚瑜, 1942316日出生, 湖南省湘潭縣人, 雖然他是我的老鄉, 但我卻一點也不喜歡這個人!

他的為人處事, 多重權謀與算計, 因此常有人說他是大內高手, 同時也有人認為他是一個很有溍力的領袖人材, 雖然這些都是無可否認的, 但只可惜他有時對人對事太過於情緒化, 不但於事無補, 反而常常把事情弄得更糟! 這就是我不喜歡他的地方.

宋楚瑜是1949年隨父來台. 他的父宋達, 曾任陸軍供應司令、聯勤副總司令等職, 與蔣經國私交甚篤, 19758月病逝於台北. 宋楚瑜是家中長子, 自認童年時期是個“木訥、內向的孩子, 學業成績乏善可陳”. 1959, 宋楚瑜中學畢業, 參加大學聯考理工組, 不幸落榜. 第二年, 他又去參加聯考的文法組, 考上了政治大學, 進入外交系就讀. 在大學期間, 勤奮向學, 1964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他從政大畢業後, 服完二年兵役, 1966年赴美國深造, 並於1967年獲加州柏克萊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學位; 然後他又到華盛頓喬治城大學, 攻讀政治學博士學位. 1974, 宋楚瑜獲得華盛頓喬治城大學政治學博士, 之後在導師的推薦下, 返台任“行政院簡任秘書”.

行政院秘書工作, 其實就是蔣經國的英文翻譯. 1977, 宋楚瑜出任“新聞局副局長”. 1978, 蔣經國任“總統”, 宋楚瑜也隨之調職“總統府”任“秘書”, 1979,蔣經國任命宋楚瑜為代理“新聞局長”. 在此期間, 台灣發生了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 “中泰賓館事件”、“美麗島事件”等一系列突發的嚴重事件, 此時宋楚瑜成功地充當了台灣當局代言人的角色, 並且他充分發揮了駕馭媒體的能力, 因而受到蔣經國的特別賞識, 1981年被選為國民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 198410, 任國民黨中央黨部副秘書長.

19881月蔣經國逝世, 依憲法由副總統李登輝繼位, 此時國民黨內以宋美齡為首的“元老派”即“非主流派”與以李登輝為首的“主流派”, 為獲得國家最高權力的控制權, 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蔣去世後, 特別在第一個國民黨中常會上, 宋楚瑜認為黨國領導必須合一, 因此堅決支持推舉李登輝為國民黨代主席, 並激烈表態, 之後他立即退出議場, 以抗議宋美齡等提出的延後推舉國民黨代主席的要求. 在宋抗議之後, 是次會議通過李登輝接任黨代主席的決定, 確立了李在黨內的地位, 使李同時擁有國家及黨的最高權利!

但我認為; 他這臨門一腳, 雖然是把李送上了國民黨的最高權位, 讓李可以擁有充分的治國權利, 可是宋卻未曾深思, 李登輝這個人對國家的忠誠度可靠嗎? 以及他真正治國的能力又如何? 相信宋當時只是認為; 李是蔣經國挑選的副手, 不會有錯! 可是後來李的作為, 以及事實證明, 宋楚瑜是看錯人了! 最後自食惡果, 真是罪有應得!

自從他這臨門一腳, 把李送上了國民黨的最高權位, 從此宋與李建立起被輿論稱之為“情同父子的關係”. 19895, 宋楚瑜升任國民黨中央秘書長. 19902, 國民黨“非主流派”推出林洋港、陳履安為“正副總統”候選人, 與代表“主流派”的李登輝、李元簇組合的相抗衡, 鬥爭異常激烈. 在國民黨臨時中央全會上, 宋楚瑜又以辭職相威脅, 反對非主流派提出有關投票產生國民黨“總統候選人” 的要求, 以致使雙李組合勝出, 後並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任“直選總統”. 這次在關鍵時刻, 再又為李登輝“保駕護航”, 為李清除非主流派的勢力, 為李立下汗馬功勞. 19933, 在李的屬意下, 任命宋出任台灣省“省主席”.

199412, 台灣省”省主席”, 改由民選, 稱為”台灣省省長”, 宋楚瑜當時以470萬票(60%的支持率)的超強民意實力, 當選為台灣第一任“民選台灣省省長”. 任職期間, 宋楚瑜走遍了台灣309個個鄉鎮探查民情, 解決不少基層問題,並由省府提供很多地方建設所需款項, 這不但獲得大多數民眾的認同和喜愛, 也培養了廣泛的人脈關係;同時, 他還不斷擴大地方自治權利, 許多原屬中央管轄的財政、人事權, 都收歸省有, 令其與“中央”的矛盾加深.

1996年李登輝挑選連戰作為“副總統”, 搭擋競選舉總統連任, 此時李登輝似己初步表明由連戰接班的意向. 但宋楚瑜到處樹威信、布樁腳、積累政治資本的種種動作, 讓李覺察到宋有“覬覦總統寶座”的企圖心. 與連戰不強的“政治個性”, 不急於改變李後路線的特點相比, 宋楚瑜則顯得權謀而難以駕馭, 不易為李發揮影響力.雖然李登輝曾等待宋能體認其安排接班的苦心, 但宋依然我行我素.

199612, 在李登輝的主導下, 國、民兩黨在“國發會”上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節省開支為名, 達成“凍省”協議, 停止“省長”、“省議員”等公職的選舉, 以此達到“廢省”和“廢宋”的目的, 宋楚瑜由此成為最後一任“民選省長”. 宋也因此堅決反對“廢省”, 同李的關係迅速惡化. 1996年底, 宋楚瑜向國民黨高層遞交辭呈, 被連戰慰留, 宋楚瑜堅辭不准後, 以“請辭待命”的方式, 做完了剩下的兩年任期.

其實“凍省”協議, 停止“省長”, 可以說是李登輝對付宋楚瑜的狠招, 而宋楚瑜卻無法接招, 活生生地被李斷其政治野心!

但宋並不死心, 1999, 宋楚瑜與國民黨決裂, 20003, 宋楚瑜和張昭雄搭檔以獨立參選人身份, 參加中華民國第九屆的總統大選,, 可是由於國民黨掀起的興票案, 以致宋、張以466萬張的高票落選. 隨後, 宋、張即以其“新台灣人服務團隊”競選班子為主體, 成立了親民黨, 隨後在2001年底的“立法委員”選舉中, 獲得46, 成為“立法院”第三大黨. 這是親民黨的勢力達到鼎盛時期..

台灣選舉, 常常會有很多怪招: 譬如下跪助選, 有名的如1997年病重立委盧修一為蘇貞昌“驚天一跪”, 助其當選台北縣縣長.

2002, 宋楚瑜為親民黨市議員候選人助選時, 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的造勢晚會上, 呼籲泛藍軍團結, 支持馬英九連任台北市市長. 宋楚瑜當時在場子上, 突然宣稱馬英九有落選的危機, 又說”宋楚瑜從來不為個人向群眾下跪” , 然後彎膝一跪, 眼泛淚光、語帶哽咽, 說是”為台灣請命”, 請求台北市選民: ”市議員選票, 不一定要投給親民黨, 但一定要讓馬英九高票連任台北市市長”.

這種“驚天一跪” 的助選方式, 雖然選民很吃這一套, 但我認為身為政黨領袖, 應該有其尊嚴存在, 這種“驚天一跪”, 實在有失身份, 如果還眼泛淚光, 更顯得這個人的情感覺脆弱或虛假, 這種人豈是能擔當重責大任的領導人嗎?

20033, 李登輝下台, 連戰繼任為國民黨主席, 宋楚瑜乃決定與連戰合作, 以副手身份, 參加2004年的總統大選,. 在選舉前的一系列民意調查中, 連宋二人一直領先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呂秀蓮. 2004319, 突然陳水扁、呂秀蓮在競選過程中遭遇槍擊, 促使次日陳水扁以兩萬九千票優勢擊敗連戰, 連任成功. 連戰、宋楚瑜隨即提出“選舉無效”及“當選無效”訴訟, 並進行了選票查驗, 均無果而終.

2004年底的“立法委員”選舉中, 親民黨在“立法院”的席次下降到34. 隨後在民意支持“國親合併”的號召下, 親民黨大量骨幹出走, 黨的力量大為削弱.

200555, 親民黨的最高領導人宋楚瑜訪問中國大陸, 成為自1949年後, 第二位踏上中國大陸的中華民國在野黨最高領導人. 他可能是以此自抬身價.

他訪問過陝西西安, 往黃帝陵祭拜; 次為南京, 往謁國父中山陵等; 再次為上海, 與相關台商見面; 然後到他老家湖南長沙和湘潭, 祭拜祖墳和拜訪親友等;最後北上北京. 負責接見宋楚瑜的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和國台辦主任陳雲林, 同時胡錦濤也是自1949年來, 第一位接見台灣非國民黨領導人的中共領導人.

宋楚瑜訪問大陸後, 仍未使親民黨士氣得到提升, 在“國民大會”和縣市長選舉中, 在馬英九光環的壓力下, 親民黨一再受挫. 宋楚瑜的民意支持度也大為滑落.

20061017日宋楚瑜在他新書《寧為劉銘傳》發表會上, 宣布以超黨派獨立參選人的身分, 投入年底台北市長選舉, 他雖然向親民黨中央請假, 以無黨籍身份參選, 但大家仍視其為親民黨黨主席.

2006129, 由於台北市長選舉, 宋楚瑜的得票數僅53,281(得票率約4.14%), 因此宋楚瑜召開記者會, 宣布從此退出台灣政壇. 但隨後中國國民黨籍的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 “宋楚瑜願考慮暫不退出政壇”.

宋楚瑜在宣示退出政壇後, 主要的公開露面, 是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進行國親聯盟協商階段, 及在第七屆“立委”選舉期間替中國國民黨及親民黨的“立法委員”候選人站台.

宋楚瑜的政治旅程, 未能一帆風順, 有人勸他:

宋楚瑜、宋省長, 你大內高手的時代已過. 你勤政愛民的風光, 留待後世去評價吧!